一、一般威嚇主義:
     (一)內涵:
          學者哈根.馬丁森及發塔均認為對犯罪之懲罰
          威嚇效果,將會使一般民眾瞭解犯罪行為最後將
          被嚴厲地懲罰,進而影響潛在犯罪者抉擇是否要
          從事犯罪活動;亦即懲罰越嚴厲則犯罪率越低。
          為了確保刑罰之嚇阻效果,則刑罰應具備下列三
          大要素
          1.刑罰之迅速性:迅速性是指犯罪與刑罰之回應
             時間應予縮短,使犯罪人於犯罪後迅速,立即
             的接受刑罰之制裁。
          2.刑罰之確定性:確定性係指犯罪者遭受逮捕與
             定罪懲罰之肯定機率。
          3.刑罰之嚴厲性:嚴厲性係指對於犯罪者應依據
            其犯罪行為之嚴重性給予足夠之刑罰。
      (二)對刑事政策之影響:
           主張刑罰應嚴厲或恢復死刑,並應速審速決。
二、特殊威嚇主義及隔離主義:
     (一)內涵:
          學者紐曼及威爾森提倡特殊威嚇主義,而格林
          威.彼德西里拉及蘭德公司提倡隔離主義。他們認
          為刑罰之功能在於對已犯罪之人懲罰使其懼怕而
          影響其未來不敢再犯罪(特殊威嚇主義);而對於
          慢性累,則基於抑制犯罪及保障社會大眾之安全
          應予以選擇性長期監禁而隔離於社會之外,如此
          痛苦之經驗將會嚇阻其再犯(隔離主義)。
      (二)對刑事政策之影響:
          主張恢復體刑來懲罰犯罪人,對累犯、常習犯
          則應採取選擇性長期監禁;並提倡三振刑。
三、公平正義主義:
     (一)內涵:
          學者大衛佛格耳及封赫胥認為犯罪人選擇從事
          犯罪行為而被懲罰是罪有應得;犯罪所得之利益
          應與被害者之損失平衡,故只有懲罪犯罪人使被
          害者回復原狀,社會之正義始可回復。故刑罰只
          要考慮行為人以前之犯行輕重即可,不必考慮其
          接受刑罰以後之作用,亦即是否再犯。批評威嚇
          主義及隔離主義,認為依照犯罪之需要及其人格
          特性而予以懲罰是不公平的,因為我們無法
          預測犯罪人之未來。
       (二)對刑事政策之影響:
           主張正義模式,認為監獄是執行刑罰而非矯治
           之場所,因此採定期刑制,自願式參與矯治計
           劃,並且不得假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ppy198 的頭像
    pappy198

    pappy198的部落格

    pappy1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